正值春耕備耕時節,連日來,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瀘縣育種基地的水稻新品種試驗田里,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萍既藛T正組織群眾試驗水稻育秧,開展苗床整理、品種標注、播種、覆膜等作業,搶抓農時搞科研,促進水稻優質高產。
“我們的品種播育秧是根據試驗設計要求來的,如果播種遲了,在抽穗揚花期遇到高溫伏旱的話,可能影響它的結實。所以我們川南播種講究一個早字,不能太遲了?!彼拇ㄊ∞r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員朱永川介紹道。
每一個新品種都是經過多代多年培育,表現差的會被淘汰掉,留下表現好的、穩定的品種繼續進行試驗。嚴格選育出符合生產需要的品種,再經過區域試驗、審定、示范,才會逐步擴大種植面積,推廣給種植戶。在試驗田和實驗室里,每個優良稻種的背后,都凝聚了無數科研人員的汗水和心血。
“目前選育了上百個(次)品種。我們選育的品種中有超級稻品種,有‘稻香杯’特等獎品種,還獲得了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等獎項。在瀘縣這個地方選培育的品種,最大的特點就是耐高溫,很適合長江中下游的高溫伏旱地區。一是區位特殊;二是品種有優勢,跟四川其他區域選出的品種相比,安全性豐產性明顯更好?!毖芯繂T李耘介紹。
科學選育品種為水稻豐收打好基礎。20年來,瀘縣育種基地已培育超高產、優質安全、特種專用等不同類型水稻新品種近百個(次),其中,“品香優秱珍”“宜優1611”“玉龍優1611”等四川省首屆“稻香杯”特等獎品種3個,“II優602”“品香優秱珍”等8個品種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超級稻。這些品種在生產上的廣泛推廣應用,對四川水稻產能提升和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多年來一直承擔了適宜南方稻區地區氣候條件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選育及數字化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研究項目,立足四川省水稻產業發展需要,結合長江上游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條件特點,以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抗逆性和適應性為方向,充分利用水稻傳統育種取得的成績,強化現代分子生物技術與傳統技術相結合,進行水稻抗逆性、優質等種質資源創新,培育出適應性廣、多抗、優質、適合長江上游和中下游地區氣候條件特點生產的早、中、晚熟水稻新品種,加速水稻新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發展,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