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尤其是最為傳統的行業:農業!
透視發現,農業科技、科技農業已經成為我國農業創新的主流趨勢。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已邁入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4%,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品種對單產貢獻率達45%,畜禽、水產核心種源自給率分別超過75%和8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萍贾ξ覈r業生產效率效益持續提升,已成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在政策與市場的助推下,2024年,我國農業科技還將會呈現以下9大趨勢:
一、農業機器人替代加快
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采用自動化、機器人技術來提升生產效率。農業領域也不例外。農業機器人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從種植、施肥、除草到收割等環節,都可以看到機器人的身影。這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勞動成本。未來,農業機器人替代傳統勞動力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到2025年,全球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將成為最大的增長點。農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將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工作環境。
原因有3點:1)勞動力成本上升: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農業尤其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因此使用機器人替代人力成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2)技術進步與成熟:傳感器、電池和AI技術的發展為農業機器人提供了技術支持,使其在性能、穩定性和效率方面都有顯著提升。3)農業現代化的需求:農業現代化需要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環境影響,農業機器人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工具。
二、智能農業受追捧
智能農業是指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精細化。通過智能化的監測設備,可以實時監測土壤、氣候等農業生產環境,為農民提供精確的種植建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智能農業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和追捧。
據統計,全球智能農業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9年的15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350億美元。在中國,智能農業的發展也備受關注。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的增加,使得智能農業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向。
目前、阿里、拼多多等頭部互聯網公司也紛紛發力智能農業,把業務延伸到種植或養殖的前端,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幫助農民提升效率和產量。
三、再生農業成為熱門賽道
再生農業旨在通過可持續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生態環境。它強調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通過輪作、有機肥料等手段來恢復土壤健康。隨著人們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再生農業將成為未來的熱門賽道。
據研究機構預測,全球再生農業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幾年內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在中國,隨著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再生農業的發展前景廣闊。通過采用再生農業技術,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再生農業布局上,拜耳公司、先正達集團也加碼布局。比如,拜耳作物科學事業部總裁、拜耳集團董事會成員Rodrigo Santos表示:“再生農業是農業的未來?!彼劦?,拜耳通過解決方案幫助農民用更少的資源生產更多的產品,并恢復土壤健康,這將在未來推動公司的發展。”
四、生物農業資本看好
生物農業利用生物技術來提高農作物的抗病性和產量。通過基因編輯等手段,可以培育出更加適應環境的農作物品種。隨著資本對生物技術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生物農業將有望成為未來的投資熱點。
近年生物農業企業融資事件頻發,其中不乏農業技術初創公司。這些公司憑借獨有突破性創新技術吸引到高額融資。獲得的資金將推動其環保高效的作物保護和營養產品的推廣。其技術在改善作物產量、農民收入、消費者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潛力巨大。尤其是在微生物制劑、神經毒素多肽殺蟲劑、新除草技術、生物農藥、植物細胞等產品和技術層面收到資本的關注。
五、數字技術貫穿農業全產業鏈
數字技術正在深入到農業的各個環節,從種植、養殖到加工、銷售,都可以看到數字技術的身影。通過數字化管理,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追溯和質量控制,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未來,數字技術將進一步貫穿農業全產業鏈,為農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
據研究機構預測,全球農業數字化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幾年內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在中國,數字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包括數字化種植、養殖、農產品追溯、農業電商等領域。
數字農業受到青睞的原因有哪些呢?農業行業觀察認為有4點:1)數字化轉型的趨勢:數字化技術正在改變各行各業的生產方式和服務模式,農業也不例外。數字技術能夠實現農產品的精準種植、養殖、加工和銷售。2)提高效率和品質:通過數字化技術,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得到實時監控和調整,從而提高效率和品質。3)滿足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安全、品質和追溯性有更高的要求,數字技術能夠幫助實現農產品的全程可追溯,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4)降低成本和風險:數字化技術能夠實現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管理,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和風險。例如,利用無人機進行農田巡查和監測可以大大減少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六、智能農機加速出海
隨著中國農業技術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智能農機開始走出國門,服務于全球農業生產。未來,隨著國際貿易壁壘的逐步消除和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智能農機出海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這不僅可以為中國農業技術贏得國際聲譽,也將為全球農業生產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據統計,中國農機出口額逐年增長,產品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一些技術領先、品質優良的中國智能農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受到廣泛認可和好評。
大疆農機出海,最早是從被視為“紅?!钡娜毡?、韓國試水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9 月,其全球累計銷量突破 20 萬臺。大疆農機在全球銷售市場中,海外市場占比達到1/3,航跡已遍布六大洲,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在30多個國家實現規?;瘧?。除了大疆創新之外,還有極目機器人、博創聯動、極飛科技等農業科技已經在海外深度布局。
其中,極飛科技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海外業務整體增速達 128%。其中,東南亞、拉丁美洲市場業務保持高增速,同比增長分別達到 155% 和 248%。強監管環境下的歐美市場也取得了新突破,業務增速超 100%。
七、分子農業加速農業工廠化
分子農業利用分子遺傳學、生物技術等手段,對農作物進行基因改造和優化,以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續。它不僅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還可以改善農作物的抗病、抗蟲、抗旱等能力,為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分子農業利用生物技術手段來開發新型的農產品和生產方式。例如,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農作物品種,或者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出高附加值的農產品。未來,分子農業將成為加速農業工廠化的重要力量,為農業生產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創新空間。
據預測,未來幾年全球分子農業市場規模將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在中國,政府和企業也在加大投入,推動分子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實現農業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分子農業可以實現3大農業創新:1)科技突破:基因編輯等分子生物技術的突破為分子農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使得農業生產更加精準和可控。2)食品安全和健康:通過分子農業技術,可以生產出更加安全、健康的農產品,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3)高附加值產品:分子農業技術可以生產出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產品,如高營養、高抗性等,為農業生產帶來更高的附加值。
八、農業轉基因產業化“小步快跑”
轉基因技術作為現代生物技術的代表之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據統計,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在中國,政府對轉基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保持審慎態度,但在一些領域也加大了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動轉基因技術的安全、可控和可持續發展。
前些天,農業行業觀察梳理發現,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第739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批準發放北京聯創種業有限公司等85家企業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其中,有26家企業獲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有關分析認為,這對于我國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袄^首批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通過品種審定后,這一次是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進入市場的最后一道關口,相當于打開了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的大門。
九、育種行業深耕智能化
育種是農業生產中的關鍵環節之一,也是現代科技應用的重要領域。未來,育種行業將進一步深耕智能化技術,通過數字化管理和基因編輯等技術手段,提高育種效率和品質。同時,育種行業也將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等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育種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據研究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全球育種市場規模將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增長。在中國,政府和企業也在加大投入,推動育種行業的智能化進程。通過數字化管理和基因編輯等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育種效率和品質,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多優質的種子資源。
世界種業發展經歷了4個階段:1.0時代是農家育種;2.0時代是雜交育種;3.0時代是分子育種,包括分子標記、轉基因育種等;4.0時代是“生物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智能裝備”育種。其中,育種4.0階段是伴隨人類社會步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育種“三位一體”的時代提出的革命性育種理念,強調生命科學、信息科學與育種科學的深度融合,是新時代背景下實現育種“按需定制”及滿足“大食物觀”戰略需求的有力支撐和必要途徑。
在智能育種上,我國很多創新公司也在發力。比如華智生物、騰訊公司。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副總裁趙國臣曾表示,在當前信息技術與傳統育種加速融合的育種新階段,通過利用數字技術幫助破解育種科研的痛點,加速我國種業彎道超車,助力打好種業翻身仗,這正是騰訊堅持“科技助力社會共益”定位,推動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使命所在。
總體來說,未來已來,且不可阻擋!這些趨勢之所以成為趨勢,主要原因在于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帶來的需求變化。科技的突破使得農業生產方式得以革新,而社會對環保、食品安全和效率的需求也推動了這些趨勢的發展。同時,政策和市場的支持也是這些趨勢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來源:行業觀察
更多干貨歡迎訂閱 [中農四方察]公眾號:zhongnongs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