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振興小鎮
參觀農耕文化
踏尋紅色精神
體驗農事活動
參與科技互動
跟隨新華網山西來探秘
中農四方農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深耕現代農業十五載,親歷中國農業的飛躍發展。在振興小鎮項目中,研究院不僅提供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更擔綱研學課程設計與技術運營,以專業技術支持,將現代農業技術與理念融入項目實踐。
01、探秘:振興小鎮
以“農業的智慧,智慧的農業”為核心,研究院精心打造了四座主題研學館,以“犇犇帶你開啟奇妙的農業智慧之旅”為故事線索,深化小鎮的IP形象。此外,還特別設計了農業夜游景觀,構建一個集知識性、科技性、觀賞性、趣味性和體驗性于一身的農業科技體驗園。該園區已榮膺長治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科普實踐基地,為青少年開啟一段探索農業科技的奇妙旅程。
中農四方農業規劃設計研究院團隊在振興小鎮的農業科技體驗園中,精心規劃設計的四大主題場館各具特色,它們分別是:
自然探秘館:在原生態恐龍館基礎上改造,保留場館內硬質小品及熱帶植物種植,利用懸浮雨林、昆蟲世界、多彩羽林、萌寵探秘等版塊,通過熱帶雨林氛圍營造、主題場景打造、活體動物及昆蟲標本展示等手法,為大家還原一個集趣味科普、互動娛樂為一體的自然知識大課堂,展現大自然生物的趣味知識,探索自然生態與人類的關系,倡導大家尊重和愛護地球及生命。
研究院供圖
瓜樣世界館:在原葡萄種植館基礎上改造,保留場館現有道路及管線布置,以“瓜類蔬菜“為元素,通過瓜類蔬菜的創意栽培、科技栽培方式,打造貫穿場館游線的生態瓜果長廊,展示瓜類的新奇特品種、趣味文化、營養價值及科技栽培;同時,將瓜果元素與華夏文化、世界文化創意結合,運用蔬菜瓜果、盆栽、豆粘、仿真、雕刻等藝術手法,通過實景模型、景觀制作和場景還原等方式,打造華夏之窗和世界之窗系列主題景觀,使游客在瓜果飄香的氛圍中,領略獨具特色的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
研究院供圖:左:世界之窗,右,華夏之窗
耕讀學堂館:在原有兒童樂園場館基礎上改造,保留場館現有空間結構及硬質小品,打造農耕體驗及研學空間。以“農耕智慧、非遺傳承“為主題,通過主題場景打造、多媒體互動體驗、主題教學等方式,打造集趣味科普、農耕體驗、主題教學于一體的研學課堂。傳承和弘揚中華農耕文化,通過互動學習,讓游客了解農業知識,體驗耕讀樂趣。
研究院供圖
魚菜共生館:改造原有的生態餐廳館,保留原有空間的硬質小品。場館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導思想,以魚菜共生為核心,進行生態、科技的的蔬菜種植及水產養殖,給游客展示科技智慧生產新模式、體驗豐富的漁趣,宣傳生態發展新理念,同時生產供應綠色安全的蔬菜、水產,并展示售賣當地的農特山珍。把水產養殖(Aquaculture)與水耕栽培(Hydroponics)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02、振興新篇:農旅融合模式
在振興小鎮,中農四方農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規劃設計思維貫穿于每一處細節,為來訪者打造了一場多維度的研學體驗。
1·傳統農耕體驗:制陶、磨豆腐,學生們親手勞作,體驗農事,樂趣無窮。
2·鄉村振興培訓:各類課程,傳授先進理念,實用技能,培育人才。
3·文化街探訪:振興不夜村,創新活力,手工藝展示,文化傳承。
4·初心園沉思:古色古香,黨建引領,探討農村創新,發展命題。
振興村通過“公司+農業+農戶”的合作模式,實現了農業與旅游業的有效結合。村內特色化農莊、規?;N植基地和農藝博覽園的建設,不僅豐富了農業內容,提升了品質,還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激發了農民的參與熱情,拓寬了增收途徑。
振興小鎮不僅是農業科技的展示窗口,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為青少年和廣大游客提供了一個探索、學習和體驗農業科技與文化的平臺。
更多干貨歡迎訂閱 [中農四方]公眾號:zhongnongs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