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市場再度迎來繁榮。出游人次合計達到2.95億,同比增長7.6%,相較于2019年同期更是增長了28.2%。旅游總花費達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相比2019年同期也有13.5%的增長。這一數據再次證明了旅游在假期經濟中的“頂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小眾旅游目的地的興起成為今年“五一”假期的一大亮點。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避開人潮涌動的熱門景區,轉而青睞彰顯個性、獨具特色的小眾旅游地。這種“反向游”和“撿漏游”不僅讓許多小城市、縣域和鄉村的農業園、科技園“異軍突起”,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國風文化的流行也為旅游市場增添了“文化味”。在假期中,不少游客身著漢服,通過詩詞對答的方式免費進入農業園區游覽,讓休閑之旅充滿了詩意。漢服妝造、國風飾品已經成為各地園區的“標配”,人們將對傳統文化的喜愛穿在身上、吟在口中,讓文化因旅游而“活起來”“火起來”。
隨著旅游消費的升級,游客的出游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與動物零距離接觸,感受自然生態,成為了新的旅游熱點。萌寵樂園作為新興的旅游業態,相較于傳統動物園,它更強調親子、研學、生態、自然和互動的融合。游客在萌寵樂園中可以近距離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感受動物與人類的友好相處,為游客帶來了全新的旅游體驗。
萌寵樂園的魅力
中農四方農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憑借其豐富的經驗,總結分享了以下幾個關鍵點,旨在讓萌寵樂園更具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
創意主題設計:為樂園設計一個獨特且引人入勝的主題,這不僅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還能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更深入地體驗樂園的氛圍。主題可以圍繞動物、童話、科幻、探險等元素,確保與“萌寵”主題相結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樂園體驗。
增加互動環節:在樂園中設置更多的互動環節,如動物表演、游客與動物的親密接觸、親子互動游戲等。這些互動環節不僅能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動物,還能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和滿足感。
創新游樂設施:引入新穎、有趣的游樂設施,如動感影院、VR體驗、互動投影等。這些高科技的游樂設施能夠為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感受到刺激和驚喜。
舉辦特色活動:定期舉辦各種特色活動,如主題派對、親子運動會、動物知識講座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夠吸引游客的參與,還能讓游客在參與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和收獲。
優化服務體驗:提升樂園的服務質量,如增加休息設施、提供美食餐飲、優化游客導覽系統等。這些服務設施的完善能夠提升游客的滿意度,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感受到更加舒適和便捷。
營造舒適環境:確保樂園的環境衛生、安全舒適,為游客提供一個良好的游玩環境。同時,通過綠化、裝飾等手段營造出溫馨、宜人的氛圍,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感受到放松和愉悅。
萌寵樂園的發展模式
在農文旅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萌寵樂園作為新興產品,雖尚未形成核心巨頭,但市場已涌現出三種主流發展模式。
數量驅動模式:注重萌寵動物體系的完整性,集結多種呆萌可愛的動物品種,以種類豐富、數量眾多為特色。提供多樣化的動物展示和互動體驗,吸引游客的目光,滿足游客對萌寵的好奇心和親近需求。
治愈體驗模式:萌寵樂園追求治愈與親密的體驗,不再局限于室內空間,而是拓展至室外開放場地。在寬闊的環境中,游客可以與動物零距離接觸,享受親密互動的樂趣。在國外,這種模式還衍生出了“擁抱”等特色服務,讓游客在擁抱動物的過程中感受溫暖與治愈。
服務優先模式:鑒于國內許多旅游地點對攜帶寵物存在限制,且對寵物提供便利服務的場所較少,萌寵樂園可始以服務為核心競爭力。允許游客攜帶寵物入內,提供一系列寵物便利服務,如寵物寄養、寵物用品銷售等。這種發展方式讓游客在享受萌寵陪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樂園對寵物和游客的貼心關懷。中農四方小課堂
未來鄉村動物園將呈現生態友好、可持續的發展趨勢,重視動物福利與保護,通過融合科技與文化創意為游客帶來沉浸式體驗,并強化其教育功能,以鄉土特色和文化融合為特色,增強游客的參與性,致力于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同時,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