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經濟作為一種融合自然、娛樂、休閑等多種元素的戶外方式,受到了越來多的人的廣泛歡迎,在旅游需求趨勢和休閑消費模式的共同驅動下,露營市場的機遇被無限激發。很多企業和資本開始拓展鄉村露營地,結合鄉村生態環境優勢,融合鄉村文旅資源,不斷探索出豐富多元的消費新場景。
一、“營地+生態環境”模式——田園休閑型營地
鄉村營地因為地處鄉村,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對城市游客會有天然的吸引力,針對資源環境的不同,大概會有濱水型鄉村營地、山地型鄉村營地、森林型鄉村營地、田野型鄉村營地等類別。
此類營地可以說最接近傳統自助式營地,在選址與建設中,會保留和利用當地特色的自然環境,打造營地內極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功能分區上一般包括服務區、娛樂區、補給區、自助燒烤區、兒童拓展區等。
此類營地的游客,有人群覆蓋廣、自駕游為主、停留時間短、重游率高等特征,以休閑放松為目的,運營上營地主會推出特色草地燒烤、音樂下午茶、戶外運動等自然沉浸式項目。
二、“營地+農場”模式——農業體驗型鄉村營地
此類依托農業生態園、果蔬基地等農業生產資源的農場型鄉村營地,特點是一般有較完備的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且游客參與度較高、體驗性較強。
此類營地往往在前期就要重視資源的整合,以豐富農場體驗或聯動雙贏為目的,因露營活動偏重采摘勞作、享受田園趣味,可增加體系化的農事項目,豐富營地教育,還能帶動村集體或農戶的收入,最重要的是通過創新其他營地活動解決季節影響較大、復游率不高的問題。
三、“營地+特色民宿”模式——食宿延伸鄉村營地
此類營地的開發可以先有民宿再有營地,也可以先有營地,再整合閑置宅基地或老舊鄉村生活空間,重要的是一方面營地建設要融入農村生活空間,發揮好其社區屬性,其實現在已經有一些以品茗、禪修為特色的民宿型營地,另一方面是推動鄉土或特色文化交流的附屬要素,還有就是服務品質的標準要有保障。
四、“多營地集合”模式——復合發展型鄉村營地
復合發展式鄉村型營地是基于村落或村鎮范圍內不同類型的閑置資源和待開發空間,打造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主題的營地項目,依托場地特征和村落文化,形成活動內容多樣、體驗路線明確的多營地集合體。
此類營地的建設注重科學的規劃布局和分期發展,政府也會發揮帶頭引領作用,村集體與企業協同合作,做好營地招商、營地間的良好銜接和路線的合理安排,此類營地無論是對場地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功能整合,還是服務水準,都更加精細,對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有較高要求,但能大幅帶動村落的環境質量、村落活力和村民收入。
露營使朝九晚五的都市人能夠在城市的邊緣感受鄉野的自然風光。露營所構建的“烏托邦”式的懷舊體驗空間是城市現代化生活與農村慢生活的過渡空間,能讓更多的城市居民通過“鄉村體驗式”露營旅游回歸和融入本土鄉村生活方式,為鄉村帶來更多的活力與產能。將露營融入鄉村旅游,是對鄉村旅游的有力補充,也為城市反哺鄉村、促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