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玻璃房
智能流水線
升降采摘車
全國設施農業種植面積達到4000萬畝,設施蔬菜的面積占80%以上,位居世界首位。設施蔬菜產量達到2.3億噸,占蔬菜總產量的30%。一個自動化的農業奇跡。蔬菜從移栽到收獲只需15至28天。集成了播種、育苗、移栽、生產的全自動化流水線,科技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智能蔬菜工廠將蔬菜生產變得規?;?、輕簡化和智能化。
智慧控制中心
對整個創新園的溫、光、水、氣、肥進行分布式采集和集中化智能管理。為創新園的作物生長提供最適宜環境。對園區的生產管理,如排產、倉儲和勞動力管理也在這里進行管理和控制。
智能水肥一體化
實現水肥有效利用率達 90%以上;RO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 實現水源安全。紫外線消毒技術、固液分離技術等對回液進行收集、處理再利用,實現園區生產零排放。
智能育苗
人工光型育苗設施,可以調控溫度,光照強度,灌水,C02 濃度等環境因素,科學的管理,批量,快捷生產,苗情均一性好, 整齊健壯 通過生產高品質種苗提高作物栽培后期的生產性;縮短育苗周期 有各種規格穴盤(育苗盤)最大可擺放量為單苗床內 4 盤,最大擺放量 960 盤,可生產2萬株種苗,年產量約48萬株。
葉菜自動化
在智能蔬菜工廠中,葉菜的品種琳瑯滿目,生長周期縮短至28至35天,每年可實現10至12次的豐收,這一效率是傳統種植方式的10倍以上。這里的蔬菜,從生長到收獲,都遵循著安全與健康的原則,溫室內的防蟲網和凈化水栽培技術,確保了蔬菜在無需任何農藥和激素的情況下生長,實現了“即摘即食”的新鮮體驗。
自動化的育苗過程,由高科技的播種流水線精準執行,從基質裝盤到播種,再到噴淋,每一步都由光機電一體化控制技術精心調控,無需人工干預,確保了育苗過程的高效與精確。
移栽環節,直線電機技術的應用讓自動化移栽機的精度和效率分別提升了一個新的臺階,移栽效率提高了50%。
采收階段,自動化定植和采收機器人的運用,實現了水培葉菜的自動化無損傷采收,顯著提升了葉菜的商品化率。
先進的栽培技術,采用的PVC雙層漂浮板的獨特設計上,它為植物根系提供了更佳的溶氧環境。引入的加氧與制冷設備,與傳統的生化過濾系統相比,提高了營養液中的含氧量,使得液溫更加可控,顯著提升了葉菜的整體品質,有效解決了傳統深液流栽培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番茄工廠化實驗室
在智能蔬菜工廠中,我們采用了先進的巖棉栽培技術,這一方法不僅提高了空間利用率,還大大節省了作業時間和勞動力,實現了全年無休的生產周期。通過精準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和環境控制技術,我們實現了水資源和肥料使用的大幅度節約,節水節肥效果高達40%。
以番茄種植為例,我們的大果型番茄產量驚人,每平方米可達45-60公斤,是傳統種植方法的5倍以上。智能采收設備的運用,進一步優化了勞動力配置,作業效率提升了20%。
我們的番茄品種經過精心挑選,包括西施、昭君、貂蟬和貴妃等四種,每一種都果型圓潤飽滿,口感脆爽,番茄味濃郁,擁有黃金般的酸甜比例,無論是風味還是外觀,都達到了極高的標準。
在安全與健康方面,我們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如熊蜂粉和粘蟲板,以及麗蚜小蜂等生物控制手段,有效防治了白粉虱等常見害蟲,確保了種植區的生態平衡,為消費者提供了真正安全、健康的產品。
采收車
在智能蔬菜工廠的地面之下,隱藏著一項巧妙的技術:地板下埋線導引軌道。這些軌道構成了一個基于電磁感應的自動引導車(AGV)系統。AGV在工作區域內能夠精確感知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從而實現高效、準確的作業。
AGV的導航與定位技術是整個AGV行業的核心,它確保了無人駕駛車輛的精確移動和高效率的物流運輸。在溫室環境中,這種自動物流解決方案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極大地減輕了人工負擔。
中農四方小課堂
在設計一個高效科技農業園區,要綜合考慮土地利用、水資源和能源管理、智能監控、自動化機械、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生態保護、科研教育、物流市場、社區體驗和法規遵守,以實現土地最大化、節水節能、作物優質、管理智能化、生態可持續發展,同時促進教育、科研和經濟效益,確保合法合規,打造現代農業的標桿。
更多干貨歡迎訂閱 [中農四方]公眾號:zhongnongsifang